原理
含有一種名叫PEA的天然活性成份,混合在與皮膚結構接近的皮膜結構(derma-membrane-structure,DMS)層油脂修護底霜之中。滋潤皮膚,促進保護屏障再生。(資料來源來自瓶身說明,產品網頁上的活性成已不同了)下文剪報有更多PEA的功效說明。
成分分析
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劑
質地
白色膏狀,爽,快滲入(或蒸發?這是我一直不解的護膚品迷思)
效果
退紅的效果不比止癢大,可是病發的時候就沒有用了。二月中看中醫大發,四月尾停藥後,現在臉沒有之前般紅,可是是黑黑的,除了我本身不白,相信多年塗類固醇,也有份令臉更黑。最近臉好了些,而因為乾而泛紅的時候,主要會用油膏,其次就用A.I. Cream,也可以舒服一點。
剛好讀到《壹週刊》醫療專欄寫關於PEA:
目前為止,所有人一直都是用類固醇來減低濕疹帶來的不適,但明知大家都唔可以用太多,因類固醇副作用實在太多,甚至影響孩子成長。 最近有新發現,人類表皮粒層 (stratum granulousm)內有一隻脂肪酸PEA(N-palmitoylethanolamide)是具有自我保護和抗炎功效的。
這隻脂肪酸PEA是可以鎖實「免疫細胞」(immue cells)和「肥大細胞」(mast cells)表面的CB2受體,令這些細胞不會釋放「組胺」(histamine)、「細胞活素」(cytokine)、「白細胞三烯」(lenuktrienes)和「氧化氮」,因而減低發炎。
PEA又會鎖實表皮神經線細胞的CB2受體,減低皮膚痕癢的感覺。 把這隻脂肪酸加入潤膚膏內,就可以幫助患濕疹的病人減低炎症,因為濕疹者本人的PEA功能受損,潤膚膏含的PEA就能補充不足,有效地醫治他們的濕疹。
《壹週刊》 筆旻 2007/06/14 152頁
筆旻是我小時候還會讀《壹週刊》時很喜歡的專欄作者(另,當時也似懂非懂的,追讀林振強的《一個人在床上》)。他(她?)專寫男女老幼隱疾,兩版紙上有充滿動感、像木刻印刷的插畫,先營造獵奇的氣氛說盡病人苦處怪處,之後又豁然開朗,用醫學知識解釋問題,由講故佬(婆?)變回你的家庭醫生;現在的電視名醫如史泰祖之流不過是後來者,而且沒有筆旻那一份sympathy。
PEA功能受損不知道能否恢復過來, 否則便一世要塗這膏, 加上這膏並不便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