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2009

轉載:防微杜漸(節錄)

信報副刊 康和健 顧小培 2003-03-23

   有一個叫「衞生假設」(Hygiene Hypothesis)的學說。1989年,倫大醫學院教授Strachan在《英國醫學學報》上發表說,在大(孩子多)家庭成長的小孩抵抗力比較強,因 為大人不會專一地呵護,生活環境隨便,接觸傳染物多了,也練就應付的本領。換言之小孩子需「時不時」接觸細菌,甚至寄生蟲。這樣可以避免一些身體自發性的 毛病,例如濕疹、哮喘(BMJ Vol.299, pp.1259-1260)。

   免疫系統處理入侵身體的「非我」物體時,會採取兩種態度。第一是叫免疫忍受(Immune Tolerance),化敵為友,之後永遠相安無事,例如嬰兒腸腔的免疫細胞,一經接納(外來的)母乳,之後再不會抗拒。第二是「打之哉」。怎樣去打?要 麼明刀明槍、埋身肉搏,這所謂「隻揪」的免疫反應,叫細胞反應(Cell-Mediated Response),又叫第一型反應;不然的話,可以用隔空放暗器的免疫反應,這叫體液反應(Humoral Response),又叫第二型反應。兩種反應之間如何取捨?舉例說明,對於寄生蟲,免疫系統選擇第一型反應;至於化學物品,例如蚊蟲口水內的蛋白質,則 會以「第二型」反應還手。免疫系統上述這些對策,無可厚非,只要其中各成員正正當當地「做嘢」,自能發揮所長。但倘若免疫系統擺了烏龍,第一型反應有可能 會導致類風濕關節炎,第二型反應則有可能會替身體帶來濕疹。去年12月,兩位浙江大學醫學院呼吸病學的教授在《中國藥理學報》中報道說,發現在嬰兒期接受卡介苗(Calmette-Guerin,預防肺癆的疫苗)的孩子,較少有濕疹或哮喘,因為卡介苗內的細菌,把嬰兒的第二型免疫反應習慣,轉為第一型習慣(前者容易導致濕疹或哮喘),因此減低身體敏感反應(ACTA Pharmacol. Sin. 2008年12月8日電子優先版)。

  根據這道理,濕疹應有「斷尾」的方法。方法是利用來自螺旋藻的聚糖,藉抑制白介素四(IL-4),令(引致濕疹的)第二型免疫反應不再起動;同時間,用另一種取自冬菇的聚糖,重新「教育」免疫系統:以後須改用第一型反應。

1 則留言:

  1. Harrah's Ak-Chin Casino & Hotel - MapyRO
    Find your way around the casino, find 충청남도 출장마사지 where everything is located with these helpful 양산 출장안마 guides and find 제천 출장마사지 where the 화성 출장마사지 casinos are located. 구미 출장마사지

    回覆刪除